大国重器旁的这堂大课,够硬核!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入迅猛发展期,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批硬核科技成为一张张崭新的“国家名片”。这两天,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师生来到大国重器旁,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两天,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简称CHIEF)取得重大进展,重载机和高速机方案设计通过专家评审,两台离心机主机将转入工程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们走进项目工地,现场热火朝天的干劲影响着每一个师生。
通过沙盘模型、宣传视频和现场踏勘,浙江大学超重力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林伟岸,从项目思想酝酿、申报、预研、建设的历史脉络出发,介绍了CHIEF建设整体情况及关键技术进展。
“国之重器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勇闯‘无人区’,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中抢占科技制高点。”林伟岸说,核心技术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凝聚一批一流的人,做成一流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面向世界前沿,必须充分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青年要在教育和实践中不断磨砺成长,在不断迭代中‘敢为天下先’。”林伟岸说。
“通过筑梦大国重器,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国家战略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参与这个大科学装置建设的2020级博士生王鹏深有感触,他在为现场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时说:“我们青年一代更要发挥斗争精神,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攻坚克难中充分锻炼并提升自己的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生张怡说,近距离感受自己学院在建的国之重器,让大家倍感自豪。“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融入到自己将来的科研和工作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
机械工程学院师生来到浙江大学一处产学研基地,走进展示大厅和生产车间,实地了解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并在大国重器旁上了一堂主题党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长期奋战在科技攻关一线的机械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教授董辉跃,围绕飞机数字化装配与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装备及应用,分享了其中的攻关故事。
“科研工作者要坚持以‘四个面向’为引领,聚焦以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啃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硬骨头’。”董辉跃说,“我们将以更高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浙大力量,彰显浙大人担当。”
国之重器的产生,离不开奋斗的力量。正因为敢拼搏不放弃,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才捷报频传。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熠钧则循着老一辈马兰人的足迹,讲述了一代代浙大人许党报国勇攀科技高峰的感人故事。
陈熠钧说:“历史的精神传燃不息,我们要在与时偕行中助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当天,机械工程学院的师生还开展了分组讨论,对标党的二十大对青年的新期许,对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青年的新希望,畅谈青年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来到大国重器旁,更能切身感受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号角。”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张逢艺说,“我将牢记党的二十大谋划的新航标,不懈奋斗,矢志报国,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民族复兴的征程中。”
学习连线
——教育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代玉启
栏目主持:柯溢能
图片视频:高兴就好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马佳乐 | 傅航颖
责任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